top of page
  • Vivian Chen

hello there,

這不是一個詳細時尚新聞平台,也不會是什麼專業runway分析。畢竟我還是個學生,是個小實習生,好像過多的批評都是品頭論足。嚴格來講,中文也就學到國小四年級,老實說很難寫出什麼感人肺腑之言。

就說些個人觀點吧,把自己看到 聽到 經歷過的 感覺到的一些感觸盡可能用文字表達。當然,也包括那些我不認同的地方或是我感覺到缺乏的地方。

[至於解決方法,我大部分也還沒想到。但至少,我希望多點人能在看到後去理解去思考吧。]

___________

畢竟從小到大都在台灣長大,還是會多關注一些台灣的時尚雜誌媒體等內容的。但是無論以前還是現在一直都很困惑:到底為什麼至少一半以上的時尚媒體文章都是和韓星[or 韓劇]有關?

我問了周遭很多的人一樣的問題,包括我自己和大家的理解下來得到的答案都一樣:

「因為那就是會吸引台灣觀眾看的東西。」

的確,包括我自己在內,韓國娛樂文化是帶給我一定的影響的。當我經過名牌的一些商品時,許多產品能帶給我印象也會是因為看過某個知名韓國明星穿戴過。在時尚產業發展方面,韓國也確實比台灣成熟許多,經常看到在國際舞台的許許多多熟悉亞洲面孔大部分也是韓國人。要說韓國娛樂文化慢慢成為亞洲普遍大眾能接受及得到關注的主流文化也是當之無愧的。

但是,真的有必要因為韓國娛樂成為主流而失去一個雜誌的根本嗎?



一個台灣的雜誌或媒體決大部分的報導都是討論韓國明星等相關的穿搭甚至是八卦新聞,那在一個時尚媒體後面加上 ”Taiwan” 的意義又何在?




當然,日韓等娛樂文化帶給台灣無論是大眾的穿搭或是小品牌的剪裁顏色風格等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比起穿出最典型的「韓系穿搭、日系穿搭」,為什麼我們無法看到經過日韓文化洗禮而創造出來更特別更屬於台灣的風格?否則為什麼Juun J.、 SJYP、 We11done、 Ader Error 等品牌設計師願意在韓國國內開始發展,再延伸國際舞台繼續不斷的發光,而台灣的設計師站上國際舞台的除了刻意被掛在嘴邊「臺裔美籍設計師王大仁」、「臺裔加拿大籍設計師吳季剛」之外,台灣人願意砸和國外品牌一樣多錢下去買的國內設計師品牌真的少得可憐。

台灣時尚圈沒有自己的獨特性絕對不單單只因為時尚媒體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國外娛樂圈而已,必定有其他種種因素而影響著大眾的購物習慣。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是影響台灣普遍大眾關注時尚和購物習慣的一大因素。

再者,這個媒體生態是比起其他更複雜的原因相較之下是更容易去做出改變的。

———————————

當然,這也就是我身為一個學生的觀察及發言,也不完全是對的,若是不同意大可不避採納。本來就沒有誰對誰錯,一切都是個人感想。

而且,對於台灣,我還是抱有一絲絲希望的。

許多時尚媒體還是有慢慢再改變的,比如最近 Vogue Taiwan 新任總編輯孫怡上任後,cover model 再也不是韓國明星,而是和台灣的新銳藝術家、造型師和模特兒合作製造出前所未有的風格,同時也探討一些時尚學校開始探討也值得讓大眾省思的問題,包括了所謂生態時尚、Z時代等。

這些改變都是很好的開始,可能也是這樣給了我一點自信上傳自己毫無寫作技巧的個人感想吧。。。

Comments


arrowhome.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