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Vivian Chen

CSM 交換日記 (2) - 文化衝擊


我記得16歲那個暑假和我媽去了一趟倫敦跟巴黎。



那時在 CSM 的校門口拍了一張照,希望2年後申請大學時,能順利錄取。

後來發生的種種 (詳情點我看 CSM 交換日記1),雖然沒選擇去CSM,但仍然是踏進了CSM的校院。


殊不知,比起適應 Parsons 和紐約生活,在適應 CSM 課程的短短三個月,是我進大學之後,遇到最大的文化衝擊。

 

當然,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我已經熟悉,且習慣了 Parsons 的系統與課程要求。也許 Parsons 的教法在我淺意識中已經成為所謂 「對的教法」,以至於要我習慣截然不同的教法,是相當困難的。


大致上稍微用幾點稍微整理一下 CSM 的授課方式:


1. Foundation 1年、BA 3年

和大部分印象中的大學體系稍微不一樣,英國的BA課程只有三年,但在這三年之前,大部分的人會先申請所謂的foundation,稍微相似於大一的通識課的概念(?),在大一的時候不分科系的去修藝術及設計相關的課程。


而foundation這一年結束後,CSM的導師會按照對每個學生的了解再去「建議」學生去申請哪一個科系。當然,也可以申請不只一個科系。而這時候,學生必須再次通過一場面試,拿自己的作品去給不同科系的導師看。而老師會在評估學生是否適合這個科系,再決定要不要錄取。

而到這裡,才是CSM真正的難度。大家總有著CSM很難進的印象,但他難並不在於他一開始的標準,而是他的層層關卡。

其實光是要進去foundation,老實說難度並不是太高。Foundation的課程會如同大部分的公立大學收一定數量的學生。但是,要在讀完foundation過後,再通過教授們的肯定進入到正式的BA課程,才是真正的考驗。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考入BA的。


2. 服裝科系:

大部分的藝術學校服裝科系並不做分類,而是以一個「服裝設計系」中,學生可以每個學期去嘗試不同領域,而在製作畢業展時,在決定要專精在男裝、女裝、童裝、印花、飾品等不同領域。然而,CSM 相反。在從foundation結束時,學生們就得決定要申請去BA Fashion的哪一個專供領域,而這些領域包括 女裝、男裝、服裝設計與行銷、紡織、印花及針織。


而因為每個專攻領域的不同,課程安排上也會有些許的不同。


 

列了一些讓我驚慌失措、難以習慣的CSM文化衝擊。可能因為個人已經習慣了自己學校教法,整理的方式也會更多的比較。並不代表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因人而異,但以下為個人經歷後讓我受到衝擊的小moments:


課程安排


每週的時間、天數,都不一樣。



沒有看錯,我在CSM的一整個學期,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課表。

打從收到錄取書的那一刻,我就很好奇為何一直沒有通知選課的時間。

直到交換學生報到時,才終於了解為什麼 - 所謂的「課表」並不存在,所有上課和活動時間都在UAL (倫敦藝術大學) 的APP裡,而學生每周必需按照APP公告的行程去學校。


也就是說,想要實習的人是非常有難度的,在這不規律的課表中,安排好每週上班的時間,尤其老師經常也會臨時公告換時間的情況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與Parsons的規律生活與課程不一樣,CSM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讓學生自由的製作作品 (也就是沒有上課的意思)。除了公布/解釋每個 project 的主題與要求、以及每週兩次與老師的15分鐘意見反饋時間,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由給學生創作的。


簡單來說,每週兩天課,一次15分鐘 (project 上交的 critique 和 white project除外)。

對想要實習的人來說是場災難,但對於像我們這種交換學生是最完美的安排。

這代表著無止境的週末歐洲旅遊、豐富的社交生活、基本上,就是所有課業以外能玩的事。


 

所有上課資訊請等 Whatsapp 訊息通知


除了看UAL學生APP來了解每週的上課時間外,在第一堂課時,負責我們pathway的教授便讓大家選了一個班級代表,並在whatsapp建立一個群組。往後,每當有系上會議、教授換時間等突發狀況,都是靠班代在群裡的通知來了解。


 

CSM 有所謂 “Technician” 幫你縫衣服


和 FIT、Parsons、Pratt等美國藝術學校對於縫紉的高要求不一樣(相較另外兩間,其實Parsons 要求並不高了),CSM對於縫紉部分的要求非常的低(真的是跟美國比較之下才敢這麼說的)。


由於交換學生是限定去 CSM 主修課的Year 1,所以有點像重新和CSM的人上自己Parsons大二第一次上主修課的感覺。

和Parsons 從開學開始每週6小時的打版、縫紉不一樣,由於課堂是按照每一個project去安排的,一直到下半學期,為了white project才上了第一堂縫紉與打版課。


打版與縫紉的課各為一週。沒錯,從最基礎的開始,一週的縫紉課,與一週的打版課。可想而知對剛接觸縫紉的學生來說,這課會遺漏多少東西。也因此,在每個需要縫紉的 project 之中,每天都會有technician (基本上為專業的縫紉老師) 在不同pathway的教室裡,每天早上讓學生去簽名申請,讓technician 來幫助自己縫需要幫忙的地方。


這對 Parsons 的學生來說,簡直是開外掛。因為已經上過一年的打版縫紉,再怎麼不熟悉,也比兩週內得搞懂所有打版縫紉知識的人熟練許多。

因此,我們就這樣默默免了一週的縫紉課(打版還是不夠熟悉就不敢翹了)。而當其他學生需要花雙倍的時間,請老師協助一起搞懂版型、立裁、縫紉時,Parsons 和 FIT 的學生就默默自己把大部分的事情做完了。


大部分大一的CSM 學生來說,除了比較輕而易懂的直線、彎線等,對於車縫內裏、拉鍊、收邊都是難題,以至於大部分的東西都得請 technician 協助。而 Parsons 和 FIT 的學生更像是請 technician 做自己懶得做的部分。

不過有technician在旁邊協助之下,對於實作方面算是多了一個體力與精神之助,壓力相較之下也少了許多。( 讓我剛開始回去Parsons時,非常想念有美好精神支柱的生活 )


notes:

大一的暑假去實踐虐了兩個月,回到美國上大二主修課時,才發現在打版縫紉上,台灣還是教的最扎實、最嚴格的。

但當然,也因如此,大部分台灣的服裝課更專注在版型、縫紉等。而相較之下,美國仍然更注重設計概念、想法,但同時必須並存著技巧,更偏向於「實際的創意」。倘若美國的時尚教育對台灣來說,是沒那麼注重縫紉的,就可以想像CSM花多少時間在概念、設計上,以及多麽少的時間在縫紉...(其實這一點對於超討厭縫衣服的我來說有點羨慕)


 

低標準的出席率、高標準的作品品質要求



雖然每一堂課教授仍然都會點名,但是缺席好像對成績上面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好像除了每個 project 最後的critic/評論時間以外,幾乎沒有看到全班到齊過。畢竟間老師的時間也不長,常常為了見老師談15分鐘,而花一小時以上來回通勤,我個人也覺得滿浪費時間的。


比起全勤這種「好學生的本分」,CSM 更希望你多花時間在自己的作品是,儘管是你在家為了做作品而蹺課,只要最後作品和 process book 東西夠令人驚艷,一切都可以接受。

 

大一 (BA First Year) 學生的第二學期得幫畢業生製作畢業秀的系列

這對大一到大三的人看到簡直覺得莫名其妙,但身為一個現在應該要讀大四(及周邊圍繞著沒休學的大四朋友們)並製作畢業秀的人來說,這簡直太完美的安排了。

畢業生的系列,除了每個look的衣服設計及製作,同時也包括飾品、鞋子、配件等搭配或是製作。當然,每套衣服的是布料印刷、刺繡、編織、串珠等細節,甚至是鈕扣、拉鍊要求,通通不例外。其實一年之間,做主題研究、畫草圖、製版、製樣、改版、開發布料、製作成衣、製作配飾、拍 lookbook、拍形象照片或影片、製作lookbook排版等,要自己一人一手包辦,根本就是挑戰人體的極限。

這時候,如果有學校安排來的小幫手,是在聰明不過的辦法了。BA Fashion大一的學生在Term 2,也就是寒假過後回學校時,每個人都會被安排給不同的學長姐去製作他們畢業秀的衣服。一學期的時間沒有太多其他課業壓力下,專心幫助學長姐,除了能讓學長姐得到最大的幫忙之外,大一的學生也能再到大三之前,稍微經歷一段畢業秀衣服的製作過程。

notes:

由於Parsons學校對本科生課程的安排,沒有人是被安排去輔助畢業生的。以至於每年越來越接近畢業作品發表前,就會看到學校的微信群組、圖書館外的公告欄、學校每屆學生的facebook 群組等,都在應徵服裝設計系的學弟妹去做「實習」。


而這些實習不外乎就是幫學長姐們縫衣服、刺繡、串珠、編織等雜事。但是能得到幫忙也是非常有難度的。首先,會願意去幫忙做實習的絕對都是剛入主修科系的大二學弟妹們,這也代表絕大部分的人對於製作衣服的經驗為零,把有太大的責任交給他們,會是極大的風險。

然而,讓大三的學生去幫助畢業秀也是不可能,大三的作品要求數量、及教授的超高要求使得學生每天都忙得疲於奔命,比去拿時間再去幫一個不認識的學長姐去製作他們的衣服,還不如多睡點覺。尤其,Parsons 的學生其實真的沒有那種團結的校友愛。

 

Process, Process, Process



比起成果,CSM更注重帶領到作品結果的過程,即使這代表數十次的失敗。


就算作品最後的成品不是最好的,只要中間的過程,甚至失敗的紀錄得清清楚楚,並記錄的有藝術感又仔細的話,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設計圖的line-up、平面圖等在大一的project是沒有要求要做的。但這也代表,所有的時間都得花在設計的過程之中。


若最後教授要求的是8個設計圖,那截止日那天大家一定會帶自己中間做的好幾本素描本。

這是挺驚人的量,雖然在紐約時也會做所謂的 ”process book”,但基本上在研究設計理念一兩週後,大部分的精力都會投入在畫設計草圖上。

從來就沒想過,在一個設計project上,會有這麼多滿滿的素描本出現。而也算是CSM的特色吧,素描本裡每一頁的被精心設計過,翻閱時都好像在欣賞一本藝術書。


他們的量雖多,但絕對不是以量取勝。(因為他們注重每一頁的樣貌,經常一頁素描本也可能只是一張照片而已。)而每次欣賞CSM 同學們的素描本時,都會有一種,「他們腦袋到底裝了什麼才能想得到這種東西」的想法。

除了數量以外,可以看得出來,素描本的每一頁都裝滿了獨特的創意,也就是靠每個project都有如此有趣的process book,才成就了CSM學生的與眾不同。

 

要付出多少,你自己決定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因為每段時間就只有這麼一堂課,也就是一個project。但也意味著在這段時間裡,大家必須投入在這麼一個project 之中。但是,和Parsons不一樣,每個project 要求的東西並不多,一切就是看自己對於自己的要求多高。


由於沒有什麼上課時間,在一週只有大概30分鐘要見教授的狀況下,剩下的時間要如何運用,完全取決於自己。你可以沒日沒夜,每日通宵,像大部分的CSM學生一樣做出驚為天人的作品(雖然我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還是有非常豐富的社交生活,帕森人在哭泣)。

雖然,要付出多少,是無論到哪個學校都可以做得決定,但是,在CSM更是如此。


若是你不想這個辛苦,想要體驗更多的大學生活,甚至是歐洲旅行,你大可每週去附近國家旅行、逛街、或是和朋友們開party。若是在其他功課量較重的藝術學校,在教授的「關心」之下,可能還是會有一些持續拼課業的壓力。但在CSM,教授完全不會管你,你想要付出多少,完全就是自己的決定。當然,付出的程度還是會反應在最後 critique 的表現上,但就是讓大家自己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一切講求概念


在高中時,曾經有人和我比喻CSM和LCF 及Parsons的差別,說道:


「 CSM 學生創造出來的東西,經常不是給人穿的,而是讓人放在博物館裡的『藝術品』。而 LCF 和 Parsons 的學生,大部分的創作為給現在的人穿的。」



CSM 一直以來在我印象中,就是擁有非常天馬行空的設計及非常新穎、也有趣味的概念。比起設計的實穿性的實際問題,教授也更在乎一個概念有沒有用獨一無二的方式,傳達在自己的設計中。

這對於我和其他一起從Parsons交換過去的朋友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已經習慣了在設計時同時考慮衣服製作的可能性,所以許多設計稿,也會在設計途中,自動去刪減個人覺得不太可能實現的設計。


但對於 CSM 來說,我們所畫出來的設計,經常「過於普通」。每次在和CSM教授談完後,我收到的評價永遠就是 「too wearable」。

對於受過Parsons教育的我們來說,可穿性為最重要的,因為他代表衣服能被製作出來的可能性,也代表所設定的目標客戶進行購買這系列的衣服的機會。同時,能把天馬行空的概念

但對於 CSM 的教授來說,這代表了無趣,太能夠預測、太市場化的設計。把如此有趣、特別的概念被弄在「單調的」成衣上,太可惜了。


 

時尚人體比例

我永遠不會忘記在 CSM 最後一堂課教授對我說的話,


“I know you Parsons students like to make your long, extended, unreal figures. But you’re in CSM right now, try to do it our way.”

其實我很驚訝,在 CSM 的一學期,不斷的聽到老師在提醒我,可以做得更浮誇、更戲劇性、甚至是更不實際。而竟然在 white show 講評上,得到了要「更實際」的反饋。


對於時尚人體的比例,因為在 Parsons 的作業量之下,對於畫出九頭身的所謂「時尚人體比例」,對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已經是麻痺的動作了。以至於在 CSM 功課要求畫出 3 個設計稿時,我毫不猶豫的用自己最習慣的方式畫了3個設計稿。

後來發現,CSM教授們喜歡看到的繪圖有兩種。

第一種,比起正規的9頭身時尚人體比例的設計圖,CSM 教授更想看到半身,或一個look中局部的「時尚插畫」。

第二種,正規比例呢,就為最標準的設計圖。但是,他並不能像我們習慣的 “line-up” (把服裝系列設計圖排一排) 中那麼的 “stylized”。最大的原因為,絕大部分的設計項目,都沒有要製作平面圖的要求。因此,所有的設計細節,都必須透過設計圖去做傳達。

notes:

Parsons 絕大部分的設計課程,都會要求學生在 projects 截止的時候,必須有過程素描本、設計稿的呈現 (line-up)、以及設計的品項平面圖。平面圖的用途為給大家了解一件衣服的正、反面的長相。透過平面圖,製造商可以了解提供的版型要如何製作。因此,平面圖必須提供所有的製作細節。例如,哪裡要做面缝線迹、哪裏要做拉鍊、版型要在哪裡接合等問題,全部都要透過平面圖去傳達。

因為有平面圖的要求,line-up 對 Parsons 教授來說,除了是了解整個系列看起來的感覺,也是想看到學生加入系列主題帶給人的「感覺」進入到個人繪畫中。我們的 line-up 可以非常的抽象,是因為細節可以透過平面圖去呈現。


然而,大部分的CSM projects,都沒有要學生製作平面圖的要求。因此,CSM 的設計圖,必須符合比例、並包含所有細節(當然,也有可能是教授的喜好不同)。


 

沒有高於B的成績


其實聽起來,這比較像是藝術學校應有的標準

一直以來對於藝術學校教授打分的印象,便是平均不超過 C。聽到高中的學姊總是說,能得到B或B-,已經是很厲害的成就了。


然而,到了 Parsons 偶爾會帶給我那種 “American Dream” 的感覺,有努力就有回報,只要睡的夠少做功課就有A,讓我有種,原來好成績可以很容易拿到的錯覺。


然而,一進入 CSM 又擊碎了這般想法。在第一個 project 打分出來時,我嚇到了,C-。雖然知道自己忙著出去玩,但畢竟一個準大三的學生交換去CSM Year 1,沒有想到自己成績會差到如此。直到往下滑看到全班成績(沒有標名字)才發現,全班的平均竟然是D+。

這時,才聽到 CSM 的同學說道,拿到C和D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能拿到 B- 或是 B 的人,經常都是被大品牌邀去做實習的未來奇才。


「去年 White Show ,有個以馬戲團為靈感,在帽子裡加入了馬達,讓帽子外圍不停轉圈的look 是為幾個得到 B- 的學生,在秀結束後就受到去 Balenciaga 實習的邀請。」班上的同學補充道。


 

每天5點斷電、10點趕人

這一點,估計是讓我和其他交換學生們最無法習慣的了。

雖然在紐約的生活,大部分做作品的時間都是在自己房間裡,但是每學期還是會有那幾天,必須在學校待到半夜,或是假日去趕工到project截止前。

學校的 studio 空間對於服裝設計得學生來說,基本上就是一個提供大家吃喝拉撒睡(趕工睡桌子上!)的區域。在Open Studio裡,任何對外人看來「不可理喻」的事情,對於常駐的人,都是正常。也是因為如此,open studio 也算是服裝設計學生的精神堡壘。


而在倫敦,這樣的24小時開放空間卻不存在!


Year 1 的第一學期,三個個人project中,只有white show 是要實作衣服的。然而,white project 實作的時間只有大約10天的時間。


一開始聽到10天時,並不以為意,因為對Parsons 孩子們來說,期末最後住在open studios幾天的話, 一個look是可行的。


但可怕的並不是僅有10天的時間,而是這短短的十天之中,只有一到五可以使用工業縫紉機,早上9點到傍晚5點,而5點到學校關門的晚上10點,你只能在人台上打版立裁、手縫、或是很可笑的在工業機器上自己用手轉輪子。(相信我,我們真的這麼做過)



 


一個pathway一班:同學與你相愛相殺到畢業

就像前面提到的,雖然 CSM沒有選課的流程,但是課程的安排是按照每個人所考進的科系。不同的科系(pathway),就會有不同的課程及project。不過,大部分Year 1 的課程是相同的,只是為了錯開使用學校資源的時間,每個科系在project製作的順序會有所不同。


因為 CSM 錄取要求的超高門檻,每個pathway只有16-20人(Year 1 加上交換生會有18-20人左右)。而這些人,不僅只是你的同學,也會成為你經常必須一起合作的對象。



在紐約時,大部分在製作團體項目而不歡而散的同學們,並不是大事。藝術學校之所以會被稱之為 “drama” 很多,就是因為大家各自都非常願意發聲說出自己強烈的想法。就算在合作的過程中產生不悅,只要這學期過了,大家下學期課表換了都再也不見。畢竟一個年級的服裝設計系有200多人,鬧翻的同學不用刻意避開也不怎麼會遇到。


然而,CSM不一樣,就算鬧翻,沒有別的課可以跑。同系的人會和你一起上一模一樣的克直到畢業。也就是說,這16-20人會一直和你從year 1吵到year 3。


當然,也不是都如此不和諧。至少在我交換短短一學期的經驗中,其實對於同學之間的感情整體來說是正面的。


長期合同一群人的相處,讓大家比起像同科系的同學,更像是一家人的感覺。沒有分班的制度,讓每天去學校,面對同一群熟悉的人,和自己一起工作、聊天、玩耍、吃飯,其實那種溫暖的感覺讓我一度忘記我讀的是藝術學校(笑)。


 

教授能說到讓人哭的犀利講評


這件事對我來說,其實是非常感動的。

在自己進入藝術學校之前,學長姐口中的藝術學校,一定會有嚴苛、恨不得拆解學生作品、把學生罵哭的教授。也是因為如此,我努力的在踏入大學前,把自己的玻璃心訓練成了強心臟,希望自己無論在什麼情況,都不能在學校掉眼淚。

然而,心理建設做得這麼多,到了大學才發現,那種可怕毀壞學生作品大吼大叫的嚴苛教授在我們學校幾乎是不存在。去交換前,在紐約的兩年,無論在選課時多麽刻意的去挑戰那些高標準的教授,在最後期末crit時,仍然也是和藹可親。

個人覺得在藝術學校中,這並不是件好事。無論自己的作品多完整,也會希望教授給自己更多的挑戰、靈感,把自己推向更多沒想過的可能,讓自己能拼到最後一刻。然而,我在Parsons期間,真正給我不是 ”good job keep working” 等諸如此類的評價,而是認真的給提供建議及進步空間的教授,只有兩個。


因此,無論每個project做得多與少,在CSM的每一個critique 我都是很珍惜的,實在很少可以透過crit中收到老師直白、不修邊幅、嚴謹整理出來的評價。有些評論並不悅耳,當然,也有些並不是每人都能認同的。

但至少,比起每個人都可以說出口的「你好棒,加油」以外,可以得到許多專業在談細節修改的評價。同時,也可以慢慢了解CSM教授和Parsons教授看得不同之處。


在white show critique,也就是我在CSM交換上課的最後一天時,在結束時,教室周圍繞著不少在 critique 過程中被老師過於犀利的言詞而講哭的學生。


我仍然在發愣,因為就算自己在班上收到算是不差的評價,但仍然被非常嚴格的指出了許多個人的錯誤,與老師認爲我從Parsons帶來的許多在作品上的「不良習慣」。也算是我在藝術學校中收到最多負評的critique了(諷刺的是,其實作品本身比在parsons製作的還要好一些)。


教授對於把學生講哭的場面好像習以為常,毫不給面子的開始和另一位教打版剪裁的教授聊天。也許也帶著在CSM最後一天的感傷,我默默上前和老師打了一聲招呼:

「今天是我在CSM上課的最後一天,謝謝你剛剛給的反饋。這是我上藝術學校以來,得到最多有幫助的反饋都是你給出來的。」

「很高興你能理解,也希望那些反饋能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設計師。」

平時冷冷的教授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看著我說道。


 

整體來說,因為已經習慣了parsons一定的服裝設計教法、校風及要求,所以看到CSM的一些不同的上課方法時,會有一些的不認同及一些需要適應的時間。

因為以大三去上BA Year 1 (包含foundation的話大部分的人也算是大二)的程度,其實以縫紉的工法、打版的技巧來說,真的什麼都沒學到。甚至,製作的衣服還少了許多。但是,在每學期都是被期中期末期限追著跑的學習環境中,能過一個自我管理、要求,偶爾能放鬆出去旅遊接收靈感的環境下創作,其實是真的很幸福的事。當然,也得非常自律。


同時,個人覺得學到最多的,是如何好好運用自己設計理念用視覺的方式,不會太生硬、卻又恰當的傳達在衣服設計上。

其實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在parsons的課程中,雖然也注重過程,但也非常注重一個設計項目的完整性,以至於在製作過程中,一但找到設計方向便把所有注意力在衣服的設計、平面圖、及製作衣服上。

經常,也會因為可怕的功課量而去刪減複雜的設計,只為了讓自己未來能少熬夜幾天。可能也是因為如此沒日沒夜的日子,開始懷疑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個產業、適不適合這科系。而在CSM的學期,學會了如何真的去享受設計及創作的過程。可以很自由的嘗試及失敗。沒有緊繃的課程及作業極限,還能學會如何享受留學的美好。


但同樣的,也有與 CSM 非常合得來的人。朋友 A 的設計一直以來個人風格非常獨特,天馬行空,在Parsons這個大部分學生設計 ready-to-wear的地方來說,實在有點可惜。到了CSM 後,她便喜歡學校提供給她的自由。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甚至,她說,要不是留在 CSM 要延畢一年,她絕對願意待在 CSM。


而 CSM 帶給我最大的收穫,算是遇到了很多可愛的孩子們(???)。因為在Parsons的學習環境,大部分的人都過於冷淡,下課之後互不相干。大部分的社交,都是為了對於自己的利益。

然而CSM的同學感情,也許是一直以來同班的革命感情,大家更加的友善。當然,也看得到一些衝突與吵架。但是,長久在同一個環境的相處之下,可以感受的到,大家的真誠。即使是對我們這些待一學期的交換學生,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去相處。

而現在疫情、(我的) 休學期間,還能看到他們在製作非常驚艷的作品,就會有一種,幸好曾經有去CSM 交換,好好旅行及認識這麼多優秀設計師的想法。

arrowhome.png
bottom of page